第1954章 崇祯冷血,计划经济-《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第(1/3)页

     book chapter list     “平价票!”

    周廷儒缓缓说出三个字,而后解释道:“由官府根据州县内的存粮等制作平价票,下发到甲长里保那里,百姓想买粮就得凭平价票购买。

    视情况而定,每人每月十斤到二十斤之间,平价票不得转卖,粮食更不允许转卖,违反者,轻则取消一到三个月的粮票发放,重则牢狱之灾。

    这个量吃饱是不可能的,但喝粥还行,饿不死,如此的好处是控制粮食的快速消耗和防止大户人家和部分百姓们屯粮、哄抢,影响朝廷动荡。

    最大的好处是给穷苦百姓一口吃的,而穷苦百姓才是最多的。”

    “计划经济?”

    崇祯脱口而出,眼中满是错愕之色。

    计划经济是后世产能与需求的不匹配,为了满足和平衡百姓的需求,便一出了计划经济,在民生上以各种票来固定所需,缓解矛盾。

    没想到竟然现在就已经提出来了,毕竟这玩意他只是听说过,从未体会过,若是周廷儒不提,他都不一定会在记忆深处翻出来。

    “陛下真是一语中的!”

    周廷儒小小的恭贺了一声:“这也不是臣的首发,早在宋朝时期朝廷就已经有了,不过那个时候叫粮票或者粮券,是在朝廷设置的常平仓和义仓中购买平价粮食。

    我大明一朝也有类似的做法,叫做赈济票,凭票可以在官仓或指定地点领取粮食。

    这种做法就是官府偷懒的做法,因为不用搭设粥棚、不用维持秩序、不用担心聚集产生的踩踏、哄抢等等问题。

    但因为监管不利,这种赈济票成了官员们中饱私囊的手段,社仓的粮食进了商人的上铺中,粮价持续走高,种种弊端凸显后便被废除。

    现如今吏治清明,社仓满粮,粮价没法长,而富商手中有粮,倒是再次施行的好时机,给了。”

    “这倒是个好想法!”

    崇祯点了点头

    不是他冷血,实则是没有办法。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