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来信-《大明海盗》


    第(1/3)页

    莫小二说:“陛下,我觉得南京作为皇都在地理上很好,尤其是避免了直接面对北方的兵锋。”

    钟离说:“是啊,这件事儿我和周先生也讨论过,现在的京城,是当年朱棣的封地,朱元璋把他这个儿子分封到这里,主要还是因为他骁勇善战,让他防守北方的骑兵侵扰。没想到,朱棣拥兵自重,借机起兵,夺了他侄子的皇位。可能自己心虚,所以不大敢高枕无忧地住在南京。”

    莫小二说:“既然夺都夺了,可有啥好心虚的呢?听说这人很勇猛,还能这样?”

    钟离说:“他可不是惭愧而心虚,要是那样他也不可能起兵,起兵他可是准备了好几年,不是一时心血来潮的举动。他的心虚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来呢南京的百官对他不怎么顺从,貌似谦恭心里却对他很抵触;二来呢,朱家的很多藩王,在他起兵之时,虽然没有帮助建文帝,可是也没有帮助他,这些藩王手里可都是有重兵的,万一他去了南京,被人家里应外合给包了饺子,那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相比较而言,他在现在的京城一带经营多年,威望很高,因此,他还是觉得这里比较踏实。”

    莫小二点点头说:“哦,是这种心虚啊。可是,建在这里,北方的势力很强大,也是不怎么安全。”

    钟离说:“正因为这样,朱棣才有了借口,天子守国门的说法就有了,事实上也的确如此,他深知自己如果不亲自镇守,换成他人还真的很难抵御北方的侵扰,因此,处于好几方面的考虑,促成了他建都在此。”

    说到这里,钟离对莫小二说:“小二啊,其实都城建在哪里不重要,关键是民心所向,如果天下百姓拥戴,你就是建在前线,将士一心,后方有民众做靠山,敌人能耐你何呢?”

    莫小二信服地点头说:“陛下说得对,这么一说我这心里亮堂了,在来的路上我就听说陛下在城外遇到北方骑兵的事儿,这心里不踏实,现在您这么一说我就踏实了。”

    钟离说:“小二,你现在朝廷大员了,老子叫你小二不要紧,可是别人喊你小二就不好听了,当着别的大臣叫你也不好听,你就跟跑堂的一样。”

    莫小二说:“陛下,您叫我小二这么多年了,我听着也顺,再说了名字就是个记号,别人现在怎么敢对我直呼其名,至少得喊我莫尚书或者莫大人,所以啊,还是叫小二吧,老人说贱名好养活,就凑活着叫吧。”

    钟离点点头说:“说的也是,好吧,继续叫小二吧,小二啊,这用兵打的是钱粮,所以你有什么想法,咱们说说。”

    莫小二说:“陛下,去年江南的稻子还算丰收,我用贸易的钱买了不少,接到您的圣旨之后,沿途北上,又找地方的一些大户化缘,所以,凑了十万石粮食和两万斤食盐,就是为了备战用的。”

    钟离说:“你小子机灵,不然,我也不会让你理财。”

    莫小二说:“陛下,刚才所到南京,南京的那些个六部啥的,现在好多都是闲差,就管着两个省的地面,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人浮于事,叫我说干脆撤了他们,就留一下一个衙门,专门让他们管好江南的粮仓就好。”

    钟离说:“嗯,这个建议可以考虑,让那些老家伙尚书啊侍郎的赶紧退休,告老还乡,给他们的待遇好一点,然后合并六部,就成立一个江南农盐茶丝瓷器部,专门负责农业生产,种稻米,种桑,养蚕,纺织,煮盐,陶瓷生产,粮食供应京城,瓷器、茶叶等对外贸易。”

    莫小二眼睛一亮说:“对,就这么干,让周先生物色得力的干才去,这个尚书的责任很重。”

    钟离说:“别人我不放心,还就得你去,你带上几个新选的进士,过几天就去南京宣布朕的圣旨,对了,带上一部分嫡系部队,发展生产的同时,注意防备倭寇。”

    恰好此时,周通过来找钟离有事,钟离把这个打算一说,周通也觉得很好。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