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水泥-《大明海盗》


    第(2/3)页

    随着道路的开拓,交通越来越便捷,即便边远省份的情况,不出半月也能报到钟离这里,近便的几个省份,几乎不出三天钟离就知道情况,皇帝亲自坐镇,钟离信得过的十几路钦差分头下去督导,个个都有尚方宝剑,杀四品以下官员都不用请旨,那力度空前绝后。

    这次改革,不仅是机构和人员,连官秩什么的也改了,省一级的行政长官是巡抚,副职就叫副巡,下面按照朝廷的设置,对应了几个厅,主官就叫厅长;州一级的行政长官叫知府,副职就叫副知,按照省里的设置,设了几个处,主官就叫处长;县里的基本不变。几个省化为一个军区,军事主官叫军长,下面按照师、团、营、连、排、班的建制设置。几个军区的总督都是钟离的铁杆嫡系,直接对皇帝负责,兵部成了皇帝的军事辅佐机构。

    钟离自己知道这次改的有些不伦不类,但是,没办法,有些区域步子迈得大一点,有些还得慢一些。

    转眼到了年底,钟离要抓的几件大事全部到位,交通、水利等都取得了喜人的成绩。这里得提一提水泥的使用。

    水泥其实就是一种建筑胶凝材料。历史上,华夏古代曾有过辉煌的建筑胶凝材料史。据史料记载,早在公元前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时期,古人就用“白灰面”涂抹山洞,此后又用黄泥浆砌筑土坯墙,至公元前7世纪,开始出现了石灰。在公元5世纪的南北朝时代,出现了一种名叫“三合土”的建筑材料,可惜的是,华夏建筑胶凝材料发展到“三合土”阶段就停止了进步。

    在西方,水泥的使用最早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期,古罗马人会使用火山灰、石灰混合物加水,帮助砌房用的石块粘合,变得更加稳固,但当时并未作为建筑材料大量使用。后来西方在罗马砂浆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最终发明了波特兰水泥。相应的,水泥工业成长壮大,其生产技术不断进步。

    直到十九世纪,当时的中国才从外国输入水泥,输入生产技术,许多人当时把水泥称为“洋灰”。中国有记录可查的生产水泥的时间,出现的很晚。十九世纪末,唐山细棉土厂才开始生产水泥,但是质量很差,成本很高。

    在西方,1796年,英国人j·帕克借鉴古罗马人的做法,发明了没有加入火山灰,只用泥灰岩烧制的水泥,与古罗马时代的石灰和火山灰混合物外观十分相似,因此被命名为罗马水泥,并以良好的水硬性开始在水下建筑中大量使用,这便是历史上第一种现代水泥。

    此后在不断实践和反复实验中,工程师、技师和工匠不断改进水泥配方,使得水泥性能越来越好,水泥种类越来越多,特别是1824年英国人约瑟夫·阿斯谱丁水泥由石灰石、粘土、铁矿粉按比例磨细混合,这时候的混合物叫生料。然后进行煅烧,一般温度在1450度左右,煅烧后的产物叫熟料。然后将熟料和石膏一起磨细,按比例混合,才称之为水泥。这时候的水泥叫普通硅酸盐水泥。

    钟离带着安二、老铁匠和工部的刘魁研制水泥,经过一个多月的反复试验,终于获得了成功,华夏有的是石料,于是多地根据已经摸索出的经验,建造水泥窑烧制水泥熟料,然后再进行配比。

    造出的水泥标号虽然不高,但是已经非常了不起了,这种被工匠们叹为观止的神奇粉末,以前他们加固城墙,用糯米汤加上鸡蛋清加上石灰来做凝固剂,成本太高,也无法大规模使用,现在这种水泥快速的普及开来。工部在每个省份都开设水泥场进行生产,大量供应道路和水利建设,紧接着拓展到了城防,许多军事要塞都得到了加强。

    水库的堤坝,因为水泥的使用,储水能力大大加强,一座座水库成了抵抗旱季的利器,老百姓遇到大旱之年,因为水库的水井的存在,基本不用外出逃荒了。

    几条主要的南北东西通道,许多地方用水泥进行了硬化,这样即便下大雨也不怕了,除了严重的洪涝灾害,道路基本是畅通无阻,各地交通十分地便捷快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