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经过40天的超长放映时间,来自漫威影业的《复仇者联盟1》伴随着北美6.9亿美元的票房成绩,完美下映。
在海外,虽然某些地区因为上映时间的缘故,还未结束下映,但截至目前,其全球票房也超过了15亿美元,妥妥的年度榜单电影。
这部超级英雄电影是漫威电影宇宙的里程碑,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它是超级英雄电影的新纪元,它成功地将多个风格迥异的英雄角色集合在一起,开创了共享宇宙的先河,不仅在商业上的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更在于文化上产生了深远影响,极大的推动了超级英雄电影的发展。
尤其是对于北美。
《复仇者联盟1》通过影片中的高科技元素和英雄们的成长故事,让观众在享受视觉盛宴的同时,也思考科技与人性的关系。
此外,影片的音乐和视觉效果也达到了行业标杆的水平,进一步提升了观众的观影体验。
同时,还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漫威热潮不仅拯救了濒临破产的漫威,还极大地扩展了漫威IP的品牌影响力,甚至成为全球知名的文化现象。
好莱坞对于超级英雄电影宇宙这个概念,开始疯狂的热炒。
影迷,媒体,各大影视公司纷纷在探讨超级英雄IP在当下电影行业中的意义,同时也在寻求新的突破点。
单从特效技术和投资上来说,好莱坞的几大公司都不差。
比如,20世纪福克斯加大开发了“X战警”系列,立即上马了《金刚狼》系列的续集,同时计划推出《死侍》系列,“x战警”元宇宙的概念也开始重新构建。
而比起20世纪福克斯来说,显然华纳先天更具有优势。
因为只有华纳与漫威的旗下各自拥有一家全美排名第一跟第二的漫画公司。
现在漫威利用超级英雄电影闯出了一片天,业界人士和众多影迷都把目光投向了华纳这边,心中不断猜测。
这把牌,华纳到底会不会跟,或者说如何去跟呢。
华纳影业。
刚刚上任还不到半年的新ceo凯文·特苏哈拉,通过一系列的人员调整,终于切实地掌握了这家历时悠久的影视娱乐集团,将目光投向了集团最为最要的电影业务上来。
“霍恩先生,似乎集团前两季度在电影方面的成绩依然平平无奇,并没有体现出我们华纳应有实力,对于这方面,你有什么想法吗?”
凯文·特苏哈拉将手中的报告轻轻放在桌上,看向对面的阿兰.霍恩。
他个子不高,说话却慢条斯理,脸上总是带着一抹淡淡的笑容,看起来有几分属于东方人的儒雅,其作风与他的前任,风风火火但脾气暴躁的巴里.梅耶完全不同。
但要是有人敢小瞧这位亚裔总裁的手段的话,那么一定会被好好的上一课。
在北美,无论是生活中还是职场中,歧视这种东西都是无处不在的,它不会被公注于众,但方方面面里都有它的影子。
一位亚裔,差不多北美歧视链最低端的存在,能获得大部分股东的支持,进而掌握这家好莱坞六大中排名第二市值350亿美元的华纳影业,可见其能力的出众。
绝对不是能够小看的。
当然,阿兰.霍恩半点都没有小看的心思,甚至有些恐惧。
他毕竟是前朝余孽,只不过通过个人的能力被暂时的留了下来。
但能力这种东西,怎么说呢。
在领导眼中。
说你有,你就有,没有也有。
说你没有,你就没有,有也没有。
全世界通用。
没了谁,地球都是一样的转。
“总裁先生,确实,今年前两个季度,我们的成绩不够好,《地心历险记2》在北美的票房堪堪超过1亿美元,《诸神之怒》更是连一亿美元都没有达到,两部主打影片全都没有实现票房盈利,为集团带来了极大的损失。”
“这是我的失职,虽然电影也属于一种周期性投资产品,但作为制作部门的负责人,在去年立项的时候,没有提前把握好电影市场未来的风向,没有事先做好规避市场风险的准备。如果您需要的的话,我会正式向您递交辞呈,以承担我损害公司利益的责任。”
阿兰.霍恩坦诚的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他知道这个时候所谓的辩解毫无意义,对面是已经掌握了集团全局的总裁先生,刀子始终掌握在人家的手里,落不落下,全看人家的心情。
当然,他也不是就这么认命的。
他的话中,也提到了自己的无奈之处,只是比较隐晦罢了。
众所周知,电影这东西,不是今天说拍,明天就能上映的,它需要一个周期,可能眼下很受欢迎的题材,等你经过个一年半载拍出来再上映的时候,已经过时了,影迷们不喜欢了。
所以,谁能把握未来的影迷风口,谁会是最终的赢家。
其实,对于影迷风口这方面,阿兰还是很敏感的,他在漫威刚刚推出《钢铁侠1》的时候,就向公司打过报告,表示要重新启动超级英雄电影。
但问题是他可以提意见,可最终拍板如何实行的人却不是他。
他的前老大,可不光是脾气暴躁,甚至刚愎自用,掌控欲极强,虽然同意了超级英雄电影的拍摄,但是制片人,导演等一系列电影最为重要的人选全部都是他钦定的,根本没有详细的考察市场。
两个人对超级英雄电影都没有经验,直接造成了去年华纳最大的亏损项目,2亿美元,《绿灯侠》,同时也间接的把自己给搞回家了。
这口大锅,他一个制作部门的负责人,就算是想背,也还差那么点分量。
甚至,今年前两个季度的这几部影片也是他的前老大拍板定下的,他只是一个负责执行的人罢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