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节-《诸天无限从四合院开始》
第(3/3)页
李凡原本想要的仅仅只有水师,没想到赵佶一开口就想当于送了一路之地给他!
不过想想赵佶的所作所为,李凡又不觉得意外。
像高俅那样街头地痞,只因会踢球外加揣摸上意,就被赵佶一路擢升为太尉,就可知一般。
说实话,赵佶作为一个朋友跟领导还是不错的,为人感性且大方,也愿意庇护自己的手下。
可他这样的人做了皇帝,就是整个汉人民族的悲哀了。。。
等禁军护送两头长颈鹿进皇宫,自然又在汴梁城内引起了一番轰动不提,李凡接受封赏以后,就直接起程赴任去了。
至于李凡所提名单上的人,梁师成感恩于李凡把他的名字放在首位,将此事大包大揽在自己身上。
梁师成还提出,有困难尽管找他,李凡也没有客气,直接让对方想办法送一千名寒门出身的太学生给他,另外有赋闲的匠人李凡表示多多益善!
工匠的重要性,来自后世的人都心里清楚,而李凡要太学生,是为了给自己储备人才。
赵佶跟蔡京二人无论有昏庸,多奸佞,有两项功绩是不能抹杀的。
其一是蔡京设立的居养院,安济坊,漏泽园,将福利制度规模化,常态化,可以说比现代都不遑多让!
其二就是注重教育,设太学院,几年时间下来培养太学生过万,只是可惜官位太少,能成功当官的百不存一。
很多无权无势又无钱打点的太学生,有的做起了生意,有的当了教学先生,更有的去了勾栏瓦肆之地当起了说书先生,委实是暴敛天物!
在李凡这里,太学生的作用甚至比岳飞等人更重要。
首先他的军队以火器为主,对名将的需求远远低于冷兵器部队,也只有像岳飞这样的顶级帅才,才会对李凡的军队产生威胁。
而太学生不一样,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以后,固然打断了武人的脊梁,可他定下的与士大夫共天下的国策,委实掊养了不少有能力,有气节的文人在危难之际挺身而出,为风雨飘摇之中的大宋续命!
不说其他,大宋连出赵佶,赵恒,赵构三代昏君,竟然没有被灭国,由此可知大宋有多么得文人之心了!
宋朝之后无士大夫,可不是一句戏言。
崖山之战以后,十数万文人士子跳海殉国,让目睹此情形的元朝统帅几日后忧惧而死,可见宋朝培养文人之成功!
反观后世有明的铮铮铁骨明朝,后期同样是以文御武,可明朝的文官比宋朝的更加贪婪,也无气节,在辫子国入关以后,那些個文人根本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成绩。。。
反而水太凉,头太痒之语贻笑大方!
时间转眼就到了宣和二年十月,方腊起义了。。。